经适房消失 究竟谁最受伤?
1、“房事”重压面前 你选择生存还是生活?
羊城晚报 买楼、供楼等跟“房事”有关的问题让都市人备感焦虑,所以真实再现都市房奴心路历程的连续剧《蜗居》在广州影视一播出就引发观众热议。尽管没有大牌明星压阵,但清一色的实力演员,加上现实主义气息浓重的剧本,使故事情节与观众的经历吻合。编剧六六细腻地捕捉到一个外乡人在大城市求生的各种细节,毫无保留地抛给观众一个敏感却又无法逃避的问题:在“房事”重压面前,你选择生存,还是生活?
海萍选择了前者———这是一种最卑微最底层的状态。由于拥挤的空间不利于刚出生的女儿成长,海萍不得不把女儿送回乡下,自己与丈夫苏淳挤在一小套间在生存的重压面前,海萍不自觉地转变为市井悍妇,但她始终奋斗不息,通过教授汉语,她成功在大城市扎根,最后彻底摆脱蜗居的生存状态。
与从底层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海萍相比,妹妹海藻更倾向于有质量的生活。有理想无可厚非,但毕业后在大城市买房的理想遥不可及,海藻于是走“捷径”。在她眼中,爱情诚可贵,金子价更高。她清楚,连买个哈根达斯都要咬紧牙关的小贝虽然深爱着她,但绝对买不起房子;而市长秘书、有妇之夫宋思明才是她的那杯茶———最起码能解房子之渴。于是,海藻可悲地从买房子转为被房子所买,伦理道德、纯美感情变得一文不值。(评:海藻是越走越近,还是渐行渐远?海萍与海藻,本是漂浮在都市人潮中不起眼的你我他,与所有的生活压力一样,“房奴”并非贬义词,只要像周杰伦《蜗牛》里唱的“重重的壳,背着轻轻地仰望”那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终有一天,沉重压抑的蜗居会成为温馨舒适的窝居。)
2、住房还不可能成“准公共产品”
重庆晚报 近日,一则二次房改方案提交国土资源部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新闻,搅动了业界和社会关于房价大讨论的舆论氛围。14位房地产界专家联名上书,建议进行二次房改,并提交了二次房改的意见稿。据发起人李明介绍,二次房改的核心内容,就是确立住房是“准公共产品”,基本方向就是由政府主导提供住房服务。
李明先生在“公共产品”前面加上了一个“准”字,可“准”到什么程度呢?按照“二次房改”的方案,高收入家庭是不能享受政府提供的住房服务的。且不说操作中很难界定并阻止高收入家庭享受住房公共产品,即使能够把他们挡在门外,中低收入家庭也占绝大多数,这仍然是政府所不可能承受的。如果中低收入家庭都想购买政府提供的廉价住房,如何保证分配的公平呢?(评:公共产品当然是个好东西,人们都希望公共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可是,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就想让住房具有“公共”属性,是不是有点太超前了?)
3、“土地财政”复活谁的狂欢谁的噩梦?
第一财经日报 地财政复活了,不能不让人五味杂陈。在一些地方,土地财政早已成为第一财政,仅土地这一项所带来的收入已超过50%。据《财经》杂志调查,在许多发达县、市,由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创造的税收,是地方税收中增幅最大的两大产业,增幅高达50%至100%。这两项税收占到地方税收的37%以上。
土地财政复活了,谁会狂欢?当然是地方政府。因为地卖得越贵,政府就越有钱。但以土地财政为核心的地方财政显然是并不健康,地总是有限的,地卖完了怎么办?卖地冲动会将数十年后的公共财政收入提前透支,尤需提及的是,开发商不是傻瓜,他们不会做赔钱的买卖,他们花越多的钱买地就必然想赚最多的钱。换言之,地价越高,他们就必然越抬高房价。此外,还需要一提的是,近年来,关于土地出让方面的腐败,可谓多矣。(评:无论如何,“土地财政”的复活绝非好事,它会让地方政府依然迷恋高地价的狂欢,越来越依赖土地,同时它对买不起房子的人来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噩梦。而且长久下来,这种竭泽而渔的方式只会陷入危机。)
4、假如经适房消失 究竟谁最受伤?
晶报 最近,14位房地产界专家联名上书,建议进行二次房改,并提交了二次房改的意见稿。 就其内容而言,还是在强调住房的准公共品属性,呼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但民间的看法并不代表官方的态度,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表态:“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本身经历了多次调整,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将通过进一步细化政策,加强监督管理来解决。”绕来绕去,想表达的就是这么个意思:舆论可以发声,经适房制度不变,只要在监管上做点小修小补,一切都可万事大吉。
有关经适房的问题,经济学家茅于轼已多次直陈其弊端,各地涉及经适房层出不穷的丑闻,也一再印证了茅先生的观点。但在事实和道理面前,官方的态度却是坚定异常。住房问题攸关民生,舆论对此也高度关注,究竟是什么让变革如此之难?明知经济适用房本质上是房地产市场的双轨制,是孕育“倒爷”的温床,在司法并不完全独立、权力与市场界限不清之时,试图依靠监管解决经济适用房寻租问题是缘木求鱼,为什么还要力挺力撑,不愿大刀阔斧地改革,多在产权明晰的廉租房上下功夫?(评:假如经适房消失了,究竟谁最受伤?是那些被划入经适房保障范围的人吗?没有了经适房,还有廉租房。我想大概受伤的就只有没有了油水的开发商和失去了寻租空间的官员了吧?)
5、六年半买一套房”,忽悠吧!
地产SHOW 除了新中国华诞,让重庆人兴奋的另一件事是,不久的将来将实现安居梦想。报载,重庆市副市长黄奇帆日前表示,重庆调控房价的目标是:一个正常就业的普通家庭,6.5年的家庭收入可买得起一套中低档商品房。据相关报道,重庆实现“六年半买一套房”这一梦想有四招:控制房地产投资,控制人均住房标准,控制地价,提供政策性房屋。这四招有用吗?
全国九成以上城市依赖的是土地财政, 当其他城市从土地上狠刨银子的时候,重庆会不会流口水?绝大多数城市保障住房建设不积极,工程进度犹如老牛爬坡,重庆难道要坐火箭?与房价有关的因素,有些则是不可控的。如果绝大多数城市的房价向右狂奔,打死我都不相信重庆房价会向左狂奔。
要想让“六年半买一套房”梦想照进现实,倒有一个办法,提高居民收入,让收入涨幅大于房价涨幅。但事实证明,普通员工仅靠工资收入不可能跑赢房价,除非重庆官员站在马路边上给大伙发钱。(评:看上去很美,听了也很刺激,但还是纯属花拳绣腿。究竟是故意拍市长的马屁还是专业的理性分析?)
6、地产盛宴不能缺少土地,万科重做地王
新华日报 地产龙头老大万科29日与省内大型国企——南京交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来在住宅开发方面形成合作关系。这一“强强联姻”吸引了业内目光。
万科与南京交通的“联姻”,揭示出当下房地产市场暗中显现的“变局”:国企高价夺地成风,但如何更好地“以地生财”,多半还得借助专业的“操盘手”;而像万科这样的民企,尽管事业风生水起,可是在这一轮土地热拍中,显然不是国企的对手,业界正在流传的“国企秒杀民企、国企围剿民企”的传言,多少也反映出民企当下拿地难的尴尬现实。(评:地产盛宴不能缺少土地,不拿天价地,基本是等死。土地已无所谓天价不天价。对于我们这样的百姓来说,还是继续看热闹吧!)
羊城晚报 买楼、供楼等跟“房事”有关的问题让都市人备感焦虑,所以真实再现都市房奴心路历程的连续剧《蜗居》在广州影视一播出就引发观众热议。尽管没有大牌明星压阵,但清一色的实力演员,加上现实主义气息浓重的剧本,使故事情节与观众的经历吻合。编剧六六细腻地捕捉到一个外乡人在大城市求生的各种细节,毫无保留地抛给观众一个敏感却又无法逃避的问题:在“房事”重压面前,你选择生存,还是生活?
海萍选择了前者———这是一种最卑微最底层的状态。由于拥挤的空间不利于刚出生的女儿成长,海萍不得不把女儿送回乡下,自己与丈夫苏淳挤在一小套间在生存的重压面前,海萍不自觉地转变为市井悍妇,但她始终奋斗不息,通过教授汉语,她成功在大城市扎根,最后彻底摆脱蜗居的生存状态。
与从底层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海萍相比,妹妹海藻更倾向于有质量的生活。有理想无可厚非,但毕业后在大城市买房的理想遥不可及,海藻于是走“捷径”。在她眼中,爱情诚可贵,金子价更高。她清楚,连买个哈根达斯都要咬紧牙关的小贝虽然深爱着她,但绝对买不起房子;而市长秘书、有妇之夫宋思明才是她的那杯茶———最起码能解房子之渴。于是,海藻可悲地从买房子转为被房子所买,伦理道德、纯美感情变得一文不值。(评:海藻是越走越近,还是渐行渐远?海萍与海藻,本是漂浮在都市人潮中不起眼的你我他,与所有的生活压力一样,“房奴”并非贬义词,只要像周杰伦《蜗牛》里唱的“重重的壳,背着轻轻地仰望”那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终有一天,沉重压抑的蜗居会成为温馨舒适的窝居。)
2、住房还不可能成“准公共产品”
重庆晚报 近日,一则二次房改方案提交国土资源部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新闻,搅动了业界和社会关于房价大讨论的舆论氛围。14位房地产界专家联名上书,建议进行二次房改,并提交了二次房改的意见稿。据发起人李明介绍,二次房改的核心内容,就是确立住房是“准公共产品”,基本方向就是由政府主导提供住房服务。
李明先生在“公共产品”前面加上了一个“准”字,可“准”到什么程度呢?按照“二次房改”的方案,高收入家庭是不能享受政府提供的住房服务的。且不说操作中很难界定并阻止高收入家庭享受住房公共产品,即使能够把他们挡在门外,中低收入家庭也占绝大多数,这仍然是政府所不可能承受的。如果中低收入家庭都想购买政府提供的廉价住房,如何保证分配的公平呢?(评:公共产品当然是个好东西,人们都希望公共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可是,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就想让住房具有“公共”属性,是不是有点太超前了?)
3、“土地财政”复活谁的狂欢谁的噩梦?
第一财经日报 地财政复活了,不能不让人五味杂陈。在一些地方,土地财政早已成为第一财政,仅土地这一项所带来的收入已超过50%。据《财经》杂志调查,在许多发达县、市,由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创造的税收,是地方税收中增幅最大的两大产业,增幅高达50%至100%。这两项税收占到地方税收的37%以上。
土地财政复活了,谁会狂欢?当然是地方政府。因为地卖得越贵,政府就越有钱。但以土地财政为核心的地方财政显然是并不健康,地总是有限的,地卖完了怎么办?卖地冲动会将数十年后的公共财政收入提前透支,尤需提及的是,开发商不是傻瓜,他们不会做赔钱的买卖,他们花越多的钱买地就必然想赚最多的钱。换言之,地价越高,他们就必然越抬高房价。此外,还需要一提的是,近年来,关于土地出让方面的腐败,可谓多矣。(评:无论如何,“土地财政”的复活绝非好事,它会让地方政府依然迷恋高地价的狂欢,越来越依赖土地,同时它对买不起房子的人来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噩梦。而且长久下来,这种竭泽而渔的方式只会陷入危机。)
4、假如经适房消失 究竟谁最受伤?
晶报 最近,14位房地产界专家联名上书,建议进行二次房改,并提交了二次房改的意见稿。 就其内容而言,还是在强调住房的准公共品属性,呼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但民间的看法并不代表官方的态度,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表态:“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本身经历了多次调整,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将通过进一步细化政策,加强监督管理来解决。”绕来绕去,想表达的就是这么个意思:舆论可以发声,经适房制度不变,只要在监管上做点小修小补,一切都可万事大吉。
有关经适房的问题,经济学家茅于轼已多次直陈其弊端,各地涉及经适房层出不穷的丑闻,也一再印证了茅先生的观点。但在事实和道理面前,官方的态度却是坚定异常。住房问题攸关民生,舆论对此也高度关注,究竟是什么让变革如此之难?明知经济适用房本质上是房地产市场的双轨制,是孕育“倒爷”的温床,在司法并不完全独立、权力与市场界限不清之时,试图依靠监管解决经济适用房寻租问题是缘木求鱼,为什么还要力挺力撑,不愿大刀阔斧地改革,多在产权明晰的廉租房上下功夫?(评:假如经适房消失了,究竟谁最受伤?是那些被划入经适房保障范围的人吗?没有了经适房,还有廉租房。我想大概受伤的就只有没有了油水的开发商和失去了寻租空间的官员了吧?)
5、六年半买一套房”,忽悠吧!
地产SHOW 除了新中国华诞,让重庆人兴奋的另一件事是,不久的将来将实现安居梦想。报载,重庆市副市长黄奇帆日前表示,重庆调控房价的目标是:一个正常就业的普通家庭,6.5年的家庭收入可买得起一套中低档商品房。据相关报道,重庆实现“六年半买一套房”这一梦想有四招:控制房地产投资,控制人均住房标准,控制地价,提供政策性房屋。这四招有用吗?
全国九成以上城市依赖的是土地财政, 当其他城市从土地上狠刨银子的时候,重庆会不会流口水?绝大多数城市保障住房建设不积极,工程进度犹如老牛爬坡,重庆难道要坐火箭?与房价有关的因素,有些则是不可控的。如果绝大多数城市的房价向右狂奔,打死我都不相信重庆房价会向左狂奔。
要想让“六年半买一套房”梦想照进现实,倒有一个办法,提高居民收入,让收入涨幅大于房价涨幅。但事实证明,普通员工仅靠工资收入不可能跑赢房价,除非重庆官员站在马路边上给大伙发钱。(评:看上去很美,听了也很刺激,但还是纯属花拳绣腿。究竟是故意拍市长的马屁还是专业的理性分析?)
6、地产盛宴不能缺少土地,万科重做地王
新华日报 地产龙头老大万科29日与省内大型国企——南京交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来在住宅开发方面形成合作关系。这一“强强联姻”吸引了业内目光。
万科与南京交通的“联姻”,揭示出当下房地产市场暗中显现的“变局”:国企高价夺地成风,但如何更好地“以地生财”,多半还得借助专业的“操盘手”;而像万科这样的民企,尽管事业风生水起,可是在这一轮土地热拍中,显然不是国企的对手,业界正在流传的“国企秒杀民企、国企围剿民企”的传言,多少也反映出民企当下拿地难的尴尬现实。(评:地产盛宴不能缺少土地,不拿天价地,基本是等死。土地已无所谓天价不天价。对于我们这样的百姓来说,还是继续看热闹吧!)
我来说两句
相关内容
长株潭热点
- 长沙
- 株洲
- 湘潭
- 湖南
- 国内外
资讯
- 要闻
- 社会
- 娱乐
- 视点
- 体育
最新评论
作者:浅浅 (2009/10/7 15:11, 评分: 1楼 )
作者:浅浅 (2009/10/10 18:38, 评分: 2楼 )
作者:浅浅 (2009/10/12 02:06, 评分: 3楼 )
作者:涂图 (2009/10/12 14:16, 评分: 4楼 )
共有4评论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