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
  • 株洲
  • 湘潭

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60年综述

2009/9/18 13:44 作者:刘大 点击:1948 评论:1 条 【
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60年综述
源自:湖南省统计局
举国同庆六十载,星城处处展新颜。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全市人民在长沙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奋发图强、解放思想、创新改革,努力克服了前进中的一个又一个困难,破解了发展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全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一、成就与辉煌

经过60年艰苦探索,长沙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上进入了经济快速增长、发展质量提高、产业结构优化、社会和谐稳定的历史最好时期。

(一)国民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长沙,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勤劳勇敢的长沙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解读长沙60年发展,总体经历了四个明显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66年,国民经济得到调整恢复,尤其是农业发展较快。第二阶段是1966—1976年的10年“文革”期间,长沙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49—1978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仅4.7%。第三阶段是1978—2000年,沐浴着改革的春风,长沙经济又恢复到较快发展阶段,全市GDP年均增长12.5%。第四阶段是2000年至今,在“三化”进程的推动下,长沙经济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2000—2008年全市GDP年均增长15.0%。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6.9亿元迅速跃升至2008年的3001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影响,总量为1978年的38.9倍。从经济总量变化轨迹看,全市GDP从1978年的16.9亿元上升到1990年的100亿元用了12年时间,GDP由1990年的100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1000亿元用了13年时间,GDP由2003年的1000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2000亿元以上仅用了四年时间,2008年全市GDP迅速登上3000亿元的新台阶(见图1)。

点击查看大图



图1 地区生产总值

(二)富裕程度明显提高

2008年长沙市人均GDP达到45764元,扣除物价因素影响,为1978年的34.6倍,1978—2008年人均GDP年均增长11.7%,其中2000—2008年全市人均GDP年均增速达14.0%。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202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2005年长沙人均GDP达23968元,成功实现了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预计2009年长沙将提前11年实现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见图2)。
点击查看大图




图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三)产业结构实现重大调整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长沙,经济结构十分单一,农业占据了国民经济很大的比重,工业几乎是空白,三次产业结构极不合理,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协调发展。1978年,长沙市三次产业结构为33.3∶44.2∶22.5(见图3),经过30年的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200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7∶52.2∶42.1(见图4),其中第二、三产业占比分别提高了8.0个百分点和19.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第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图3 点击查看大图


1978年三次产业结构



图4点击查看大图


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

(四)财政收入快速增加

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财政收入的规模很小,1978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为4.3亿元,1995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还只有18.0亿元。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到2008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5.6亿元,其中,2000年以来,财政收入一年一个台阶,2000—2008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为27.1%。收入的增多提高了财政支出的能力,1978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7亿元,2008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260.6亿元(见图5)。财政支出能力的提升大大增强了政府的调控能力,为经济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图5点击查看大图


财政收入与支出

(五)投资、消费需求逐步扩大

一是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很小,消费能力很弱,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投资规模逐步扩大。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由1950年的549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1873.3亿元(见图6)。从发展的时段来看,长沙投资规模的扩大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扩大。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从1979年的3.3亿元到1995年突破100亿元大关用了长达16年的时间,而到2006年突破1000亿元用了11年的时间,预计2009年将突破2000亿元大关,仅用3年时间。
点击查看大图



图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二是投资规模的大幅增加,为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投资结构更加合理,非国有投资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力军。2008年全市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74.7%。

三是消费市场日趋繁荣。2008年长沙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达到1273.9亿元,为1949年的1385倍;2008年全市人均消费零售总额达到19426元,是1978年的97倍。

从“三驾马车”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看,投资、消费、出口(货物和服务净流出)三者的贡献率1979年为30.5∶25.9∶43.6,1990年为30.9∶30.7∶38.4,2000年为37.9∶34.9∶27.2,2008年为60.0∶38.5∶1.5。这表明我市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六)农业经济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农业主要是种植与生物饲养,产量低,品质差,194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为3.4亿元,直到197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也只有9.8亿元。进入21世纪以来,长沙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总产值快速增长,如今已发展为花卉、茶叶、水稻、水产、养殖等多元化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82.3亿元,是1949年的84倍(见图7)。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08年粮食产量达到248.0万吨,是1949年的3.3倍。农业机械化全面迈进,2008年长沙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24.4万千瓦,是1962年的205倍。

点击查看大图



图7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七)工业经济实现了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成功转型

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工业十分薄弱,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仅为0.6亿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长沙市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大力推行新型工业化政策,全市工业成功地实现了重大突围。园区工业迅速发展,产业集群不断壮大,重点企业茁壮成长,培育了中联重科、三一重工、远大空调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从长沙工业发展史看,其先后经历缓慢发展、艰苦探索到快速发展的历程,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199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整整用了42年时间,全市工业总产值由100亿元突破1000亿元用了13年,而由1000亿元到突破3000亿元仅用4年。2008年长沙工业总产值达到3230.8亿元,为1949年的5570倍(见图8)。

点击查看大图



图8 工业总产值

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2008年,长沙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49.3%。2008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达932.8亿元,增速23.0%,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0位。

工业集约集群化发展。全市“两区九园”共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456.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5.1%。优势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更大,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全市工程机械、中成药及生物医药、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等六大产业群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086.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3.6%。

(八)交通、邮电建设突飞猛进

一是交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直至1978年以前,长沙市交通线路少、运输距离短、运输能力弱,大部分地区交通不便,尤其是县(市)边远山区,交通闭塞,运输落后,水运基本是天然航道。1978年长沙公路通车里程仅为1800多公里,路况也很差,更无高速公路。通过多年建设,2008年长沙境内公路里程达5691公里,长沙市境内省城至县(市)乡镇已基本形成“1小时交通圈”,其中高速公路已达261公里,内河航道已达到464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也得到了同步发展,2004—2008年,全市新增(改建)农村公路3030公里,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邮政电讯业蓬勃发展。2008年长沙的邮电业务量达到68.2亿元,为1949年的5683倍。其中移动电话、电子信箱、电视会议、信息服务、礼仪电报、邮政储蓄、特快专递、国际互联网等十几项新业务从无到有,拓宽了长沙邮电业的服务范围,邮政电讯适应经济发展,快速腾飞。

(九)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1949年,长沙城区面积仅为6.7平方公里,毫无规划可言,直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城市发展依然缓慢。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和新型城市化浪潮的推动,长沙城市化建设一年一个样,城市化进程步伐明显加快。长沙市曾先后7次编制总体规划,发展的势头十分强劲,从1978年至2008年底,长沙市城区面积由352平方公里增大到95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由53平方公里增加到243平方公里,年均增加6.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1978年的94.8万人增加到237.1万人,年均增长3%。2008年长沙市城镇化率突破60%,达到61.3%(按户籍人口计算),比全省高近20个百分点,在长株潭城市群中高居首位,分别比株洲、湘潭高出12.8个百分点和13.7个百分点,成为中部重要的特大中心城市。

(十)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2008年长沙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282元,为1952年的139.6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003元,较1952年增长了165.7倍。2008年长沙城乡居民储蓄总余额达到1494.9亿元,比1965年增长5536倍。

在收入增加的同时,居民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2008年长沙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2960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6212元,分别比1978年的306元、140元增长了41倍和43倍。1980年长沙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3.2%、71.1%,2008年长沙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36.9%、41.7%,分别比1980年下降了16.3个百分点和29.4个百分点。长沙城乡家庭的耐用消费品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升,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从无到有,普及率明显提升。2008年每百户城、乡居民拥有的汽车分别为10.3台、7.6台。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08年长沙城、乡居民人均住房分别为28.3平方米、58.6平方米,分别比1983年增长了128.0%、201.4%。

(十一)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文教事业蓬勃发展。2008年全市共有高等学校49所,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共达48.4万人,是1949年的179倍。1949年全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分别仅有1个,2008年全市发展到拥有12个公共图书馆、14个博物馆。图书、杂志出版总印数从1951年的485万册、43万册增加到2008年的29084万册、8467万册,广播与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9.1%和98.5%。

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1949年长沙仅有14所医院、卫生院,到2008年长沙共有252所医院、卫生院,共有3.2万张床位,比1965年的0.6万张床位增加了2.6万张,卫生机构技术人数由1949年的0.1万人增加到4.0万人。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市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且覆盖面不断扩大。2008年末,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9.3万人,比1996年增加55.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0.1万人,比1990年增加47.6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9.4万人,比2000年增加105.0万人。低保制度全面实施使得低收入居民生活得到保障,2008年全市有29.5万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十二)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

经济对外开放伴随着改革开放得到逐步发展。从长沙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1978—1992年为长沙对外开放起步阶段,局限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直到进入21世纪,长沙对外贸易开始升温,2000年长沙的进出口总额达到16.4亿美元。经过8年的发展,2008年长沙进出口总额突破50亿美元,达到51.7亿美元(海关口径),比2000年增长了214.5%。其中出口额为34.8亿美元,进口额为16.9亿美元,为长沙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见图9)。

点击查看大图



图9 进出口总额

借助对外开放春风,长沙吸引外资成效显著。1984年长沙实际使用外资仅为337万美元,2008年全年利用外资项目(企业)为152个,合同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达22.3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8.0亿美元,是1984年的534倍(见图10)。

点击查看大图



图10 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

(十三)城市比较地位不断提高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沙经济加速发展,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的比较地位稳步提升。特别是21世纪以来,随着“三化”进程加快,长沙的地区生产总值先后超过长春、福州、西安、哈尔滨、石家庄,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争先进位。2008年全市完成GDP3001亿元,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第9位,经济总量步入中等偏上城市行列,与2001年相比较,经济总量排名提升5位。2008年长沙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第8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排第10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排第8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第8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第7位;农民人均纯收入排第5位。2009年长沙获得中国首届“最具软实力城市”称号,城市软实力排名全国第5位;在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最具竞争力城市评比中,长沙科技竞争力跻身第6位,文化竞争力排名第10位。

二、经验与启示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沙经济不仅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而且发展方式也实现了重大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并为“两型社会”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是时代的主题。为加快发展,历届市委、市政府在准确把握宏观形势和长沙实际的基础上,带领全市人民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长沙实际,具有长沙发展特色的路子。如从“兴工强市”战略到推进“三化”举措,从城市建设“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目标到“大干新三年,凸显新风貌”要求,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定位到“建设人民引以为自豪,具有国际视野的宜居城市、创业之都、幸福家园”的取向,这些思路都是对中央决策精神在长沙的具体实践,都体现了经济建设这个主题。这一系列战略决策的实施,把长沙的发展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60年来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的矛盾就会大量减少,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就会增强,社会大局就会和谐稳定;偏离这个中心,就会造成方方面面的被动。实践证明,只有抓住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经济建设带动全局,我们才能在发展中凝聚人心,在发展中破解难题,才有可能、有条件、有实力来推进统筹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互动

60年来,我们坚持城市与农村统筹发展,既注重大力推进城区经济,又注重县域经济的发展;既加快发展速度,又保证发展质量,做到城市与农村并重,速度加快与效益提高并行,总量扩张与质量提升并举,确保经济发展良性运行。近年来,在城市经济的带动下,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实力领跑全省。2006—2008年,有长沙“四小龙”之称的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浏阳市GDP连续3年包揽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前4名,2008年4个县市的GDP累计达到1183.3亿元,占全市的39.0%以上,并全部跨入全国百强县之列。实践启示我们,加快发展,必须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将城乡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谋划,统一部署,以城带乡,以工哺农,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三)必须抢抓发展机遇,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不断实现争先进位

60年的发展,我们既有痛失发展机遇的沉痛教训,也有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的成功经验。近年来,国家实施改革开放,大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重大战略部署,我们发扬了“不等不靠”的精神,发扬了“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极抢抓机遇,推进了长沙跨越式发展,使其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00—2008年,全市GDP年均增长15.0%,GDP接连跃上1000亿、2000亿、3000亿元台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必须抢抓“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等发展机遇,善于化危为机,逆势而上,化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率先发展。

(四)必须坚持加快新型城市化建设,提升城市品位

改革开放特别是2000年以来,我们加快了新型城市建设步伐,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居民生活环境、市容市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长沙市区面积由1978年的352平方公里扩展到955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由53平方公里扩展到24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20.5%提高到61.3%;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2142公顷,比2002年增加1057公顷。长沙已成为中部地区首个、全国第3个“国家森林城市”。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28.3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6.8平方米。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逐步提高,从而有效地改变了城市投资环境。实践证明,没有城市化建设的实施和加速推进,就不可能有城市实力与品位的提升。

(五)必须突出“兴工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2000年以来,长沙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与发达省会城市的差距不断缩小。2008年,长沙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10.1和4.6个百分点;全部工业拉动全市GDP增长7.4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9.3%,占全市GDP的43.7%,比2002年提高14.4个百分点,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长沙与其他发达城市相比,差距在工业,难点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只有继续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才能实现长沙在中部的崛起和不断赶超。

(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60年来,长沙历届市委、市政府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在就业、就医、子女读书等方面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把人、财、物重点向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倾斜。2008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上。实践证明,只有始终服务人民,为人民谋福祉,让更多的百姓能享受到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果,人们才能自觉地、全身心地投身到经济建设之中,从而为改革发展提供无穷动力。

三、展望与思考

随着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未来几年长沙发展方式将在“两型社会”建设大平台上实现重大转变,其主要特征为:新型工业化将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第一引擎;第三产业发展优势得到深层次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城市品位大幅度提升;民生环境质量逐年向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平稳提高;全面小康目标逐步实现,和谐社会稳步发展。这是我们对未来长沙发展的基本判断。

(一)“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机遇,将不断提高长沙在全省的引领地位

从中部崛起的总体发展格局来看,长沙具有“房地产价格的洼地、金融资本聚集的新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热地、居民消费的旺地”四大特色优势,这些特色优势孕育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在“两型社会”建设的强力驱动下,长沙将进入以“发展方式实现重大转变和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为显著特征的重要发展期。要特别注重依托大河西先导区这一发展平台,加强产业集群的整体推动和产业优势的整体提升,加快整合中心城区的财富聚集能力和承载密度,全面提高长沙城市的文化品牌知名度,创建独具特色的长沙发展模式,不断提高长沙引领发展的水平和能力。

(二)扬长避短,瞄准差距奋起追赶,促进长沙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崛起”

长沙要崛起,首先工业要崛起。我们要正视工业是长沙经济中的薄弱环节的事实,寻求加快工业发展的新战略支点。在未来几年发展中,要继续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以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龙头,形成“工业引擎带动型”的加快崛起战略;要突出工业的主体地位,立足长远目标,着力整合长沙工业生产要素,加大工业性投入,充分利用现有先进制造业基础,加快产业集群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工业结构,力争通过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将长沙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地位的新型工业基地。

(三)长沙城市的独特优势,将成为加快发展的永恒动力

商贸始终是长沙的重要优势,商贸中心将是长沙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基础;人文历史厚重所构成的文化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对长沙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长沙作为长株潭区域发展的首位城市,其聚集发展功能和放大效应将使长沙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速。通过长株潭产业集群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长沙市将形成长株潭三市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基础设施更加完备、生态环境更加优良、要素市场效率更高的城市群地区。长沙应牢牢把握核心增长领域并引领发展优势,充分发挥长沙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努力将长沙建设成为人民引以为自豪,具有国际视野的“创业之都、宜居城市、幸福家园”。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长沙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市委、市政府在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励精图治的结果,是全市600多万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依然不够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艰难,部分群众生活仍比较困难,社会就业压力依然较大;经济发展受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压力将长期存在。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只要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以中部崛起为动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就一定会实现在全省率先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长沙市统计局局长 芮英姿)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 作者:jermyn (2009/9/19 16:51, 评分: 1楼 )

    希望今年GDP到3800亿左右,最好突破4000.。。。

    有点发梦哦。。。呵呵
  • 共有1评论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 长沙
  • 株洲
  • 湘潭
  • 湖南
  • 国内外

资讯

  • 要闻
  • 社会
  • 娱乐
  • 视点
  • 体育

活跃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