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
  • 株洲
  • 湘潭

易中天发飙,在西方媒体上本不算个事儿

2009/8/6 10:45 作者:米老鼠 点击:1337 评论:5 条 【
张天蔚 北京青年报评论主编

北京电视台《非常网络》节目邀请易中天访谈,不知道主持人咋个惹着了易先生,被他老人家好生调侃。媒体报道所用的题目是《易中天发飙拒答问题骂哭主持人》,够不上幸灾乐祸,也得算隔岸观火。因为炒得热闹,招得我也找来视频关心了一下。从局部段落上看,易先生果然厉害,但主持人也值得佩服,为了“完成任务”,几乎可算得上“忍辱负重”。

中国的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至今盛行“和谐”之道,采访者“要”什么,被访者“给”什么,都在默契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电视上的绝大多数访谈节目,都是主持人与被访“嘉宾”之间一场事先谋划好的“访谈秀”。一般而言,应邀而来的嘉宾,尤其是易先生这样的“老江湖”,理当了解并且遵守这些潜规则,与主持人彼此呼应着、帮衬着,把“秀”做足、把“戏”演完。

易先生那天的表现,看起来是临时起意,不再遵从潜规则。这样的场面,如同武打片片场两位武师正在“套招”,其中一人却突然出手,其对手自然错愕,不知如何应对。当然,如果双方棋逢对手,中招的一方大可紧急应变,大不了花拳改真枪、片场变武场。可惜的是,那两位主持人只有两招花拳绣腿,一旦失去潜规则的保护,浑身都是破绽。

其实那天老易的表现,在西方媒体上本不算个事儿。当年尼克松被迫下野多年,一直以拒不道歉的沉默维系着最后的面子。结果却扛不住50万美元的诱惑而接受了一次访谈,然后落入主持人精心编织的圈套,小心维系多年的形象从此破产。美国电影《对话尼克松》重现了整个事件,扮演尼克松的演员还获得了去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电影中,主持人福斯特从起意采访尼克松,到收集资料、寻找破绽、研究心理,其采访班子几乎成了一个私家侦探所。而其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在访谈中取得主动,以达到揭穿尼克松的伪装,还其人之真相的目的。往更高深里说,在福斯特步步紧逼的追问下,尼克松事实上承认了自己的过失,也向美国人民表达了歉意,美国的那段历史才终于真正告一段落。同样经典的场面,还出现在CNN王牌主持人拉里·金的访谈节目中。拉里·金咄咄逼人的体态和眼神几十年不变,让无数嘉宾心惊胆战。

所以我早就对电视界的朋友说过,拉里·金式的采访,是采访与被采访者的博弈,中国的采访,则是双方的共谋。易中天“发飙”之后,电视主持人赵川撰文提出“八问”,其中一问是:“电视访谈节目预约嘉宾时总会先给一份采访提纲,如果易老师是本着传播文化的善意,同时又不能推却节目录制,为什么不能帮助媒体出出主意,避免那些‘愚蠢问题’出现呢?”间接地说清了中国电视媒体“共谋”的真相。

博弈与共谋的根本区别,不在于呈现出的场景是否和谐,而在于采访目的和媒体属性的本质不同。博弈的本质,是在真实的攻防过程中,达到寻找和披露真相的目的。共谋的本质,则是以采访与被访双方间的高度默契,达到修饰和遮蔽真相的目的。

易中天在不事先预警的情况下突然“发飙”,确实有点不够厚道。但潜规则的危害,恰恰以被害者的“厚道”为前提,只有剑走偏锋的狂士才能挣脱。就此而言,易中天的“发飙”对两位当事主持人确实不无伤害,但其他的电视人则不妨借机反思一下以往的共谋思维,一则提防下一个“易中天”突然发难,二则也可以重新思考一下,媒体的一次采访或访谈,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进而追问自己所从事的这份职业,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究竟有什么意义。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 作者:jingdixinlisuo (2009/8/6 13:26, 评分: 1楼 )

    口才好嘛,专长的发挥
  • 作者:米老鼠 (2009/8/6 15:34, 评分: 2楼 )

    回复 2# jingdixinlisuo 的帖子
    呵呵
    恩拉
    其实也不用这么鄙视易老的
    他有他的权利
  • 作者:可乐 (2009/8/6 15:46, 评分: 3楼 )




    好困。
  • 作者:jiangamosen888 (2009/8/6 15:53, 评分: 4楼 )

    那是对主持人客气了
    我喜欢易教授,主要是喜欢品三国
  • 作者:米老鼠 (2009/8/7 10:33, 评分: 5楼 )

    回复 5# jiangamosen888 的帖子
    enla
    熟悉他的人
    喜欢他的人多是从品三国开始的
    (*^__^*) 嘻嘻……
  • 共有5评论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 长沙
  • 株洲
  • 湘潭
  • 湖南
  • 国内外

资讯

  • 要闻
  • 社会
  • 娱乐
  • 视点
  • 体育

活跃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