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
  • 株洲
  • 湘潭

长株潭城市群加快发展潜力与着力点分析

2009/9/3 07:51 作者:HOPE 点击:1195 评论:0 条 【
城市群作为城市化的主体形态,既是创造就业和人口居住的密集区,也是支撑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区,更是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方向的引领者。目前中部地区有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三大城市群(圈)在促进中部崛起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收集到的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现有统计资料,从综合实力、三大需求、三次产业结构等方面对三者进行比较分析,探索长株潭城市群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长株潭城市群四大显著特色:区位优势突出,增长潜力强大,科教资源密集,产业基础雄厚  

  1、地理和交通区位优势突出。长株潭城市群位于中部地区的经济腹地,处于我国东西和南北的结合部和我国“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汇处,是长江流域经济带和京广铁路经济带的交汇中心,铁路、水运、公路、空运优势均十分明显,是名副其实的综合交通枢纽。

  2、增长潜力较强。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省的经济发展核心区,聚散功能强劲,增长潜力较强。近几年来,长株潭城市群GDP始终保持持续较快增长态势,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GDP增长率达15.7%,增幅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

  3、科教和智力资源丰富。长株潭城市群有60多所高等院校,两院院士达45人,有1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9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

  4、产业基础雄厚,具有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优势。长株潭城市群是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沙的工程机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处于领先水平,株洲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等产业优势明显,而湘潭钢铁厂则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钢铁企业。

  二、三大城市群(圈)发展现状分析  

  (一)从综合实力来看,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总量低于其他两群(圈),但经济均量则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长株潭城市群是以长沙为中心,加上株洲和湘潭2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土地面积约2.80万平方公里,占湖南省土地总面积的13.2%;人口1298万,占全省的20.4%。中心城市长沙的土地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人口653万,在长株潭城市群中所占比重分别达到42.1%和50.0%。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包括了洛阳、开封、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和济源共9个省辖市在内的城市密集区,土地面积约5.87万平方公里,占河南省土地总面积的35.2%;人口3955万,占全省的42.3%。中心城市郑州的土地面积0.74万平方公里,人口736万,在中原城市群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2.6%和18.6%。

  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中心,加上周边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和潜江8市,是湖北省人口、产业最为密集的地区。土地面积约5.81万平方公里,占湖北省土地总面积的31.3%;人口2990万,占全省的52.5%。中心城市武汉的土地面积0.85万平方公里,人口891万,在武汉城市圈中所占比重分别达到14.6%和29.8%。

从经济总量看,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实力相对较差,2007年的GDP为3468.3亿元,分别比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少5142.2亿元和2088.4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236.4亿元,占湖南省的比重为39.0%,在三个城市群(圈)中总量和占比均居最后一位;从经济均量来看,长株潭城市群的地均GDP为1238.7亿元/万平方公里,比武汉城市圈高出282.3亿元,比中原城市群少228.2亿元,人均GDP为26824元/人,居三群(圈)之首,分别比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高出5046元/人和8185元/人。因此,从经济均量比较来看,长株潭城市群还是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再比较三个中心城市,2007年长沙的GDP为2190.3亿元,在长株潭城市群中所占比重达到63.2%。同期郑州和武汉的GDP分别为2486.7亿元和3141.9亿元,在各自城市群(圈)中占的比重分别为28.9%和56.5%。财政收入方面长沙在绝对数量低于其他两市,并且差距明显,但在占比上则居三市之首。而从经济均量看,长沙的地均GDP和人均GDP均居三市之末,尤其是地均GDP几乎仅为其他两市的一半,反映出长沙的经济集约化程度有待提高。

  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和集聚功能常用首位度来反映,首位度越高,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和集聚功能就越强,一般以经济总量居第一位的中心城市与经济总量居第二位的城市的比值来衡量首位度,长沙的经济首位度为2.9,而郑州和武汉的首位度分别为1.6和6.5。由此可见,长沙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中心,其核心地位虽比郑州明显但远不如武汉在武汉城市圈中突出,在经济实力上也与武汉有着相当的差距。

(二)从三大需求来看,长株潭城市群相对其他两群(圈)有较明显的差距,但中心城市的占比却最大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消费来看,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437.8亿元,远低于中原城市群的2628.7亿元和武汉城市圈的2556.7亿元;从投资来看,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共计1998.1亿元,比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分别少2569.3亿元和816.4亿元;再从出口来看,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的出口总额为42.0亿美元,而同期的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均超过60.0亿美元。比较三群(圈)三大需求在各自省份所占比重发现,长株潭城市群三大需求占比均居三群(圈)最末,消费、投资占比与最高者分别相差20.7和15.5个百分点,出口占比与最高的中原城市群相差12.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长株潭城市群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相对于其他两群(圈)对各自省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较明显的差距。
再来分析中心城市,2007年长沙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7.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45.2亿元,出口贸易额26.1亿美元,而同期郑州和武汉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978.7亿元和1518.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67.3亿元和1732.8亿元,出口贸易额21.8亿美元和47.5亿美元。长沙的这三大需求指标都占到长株潭城市群的62%以上的比重。而郑州三大需求指标占中原城市群的比重均低于40.0%,武汉三大需求占武汉城市圈的比重仅有出口占比超过了62%。三者相比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长沙在长株潭城市群中的核心地位比其他两个城市要强大。长沙在三大需求总量上都超过郑州而落后于武汉,其中在消费和出口上与武汉的差距尤为明显,在投资上的差距相对较小。

(三)从三次产业的结构来看,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相似,但二产业比重明显低于中原城市群

  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的三次产业结构为9.2:46.9:43.9,中原城市群的三次产业结构为9.3:58.3:32.4,武汉城市圈则为11.5:44.6:43.9。可以看出,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结构与武汉城市圈基本接近,主要差别在于与中原城市群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长株潭城市群第二产业低于中原城市群11.4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则高于中原城市群11.5个百分。

再来看三个中心城市的情况,2007年长沙的第一产业比重为6.3%,分别高出郑州和武汉3.1、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为45.0%,分别低于郑州和武汉7.9、0.8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则高出郑州4.8个百分点而低于武汉1.4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类似于武汉城市圈,二、三产业发展较为均衡,而中原城市群第三产业发展明显落后于第二产业,与其他两群(圈)有较大差别。

  (四)从中心城市所有制结构比较来看,长沙的经济外向度高于郑州但明显低于武汉

  因统计资料限制,本文采用三个中心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来比较分析。

总的来看,三个核心城市都明显地呈现出内陆地区经济所有制结构的特点:以内资为主,外资企业少。在这方面长沙要向武汉加强学习,武汉外资企业占比将近是长沙的2倍。此外,内资企业中国有和集体经济已不再占有绝对优势,非公有经济得到了大的发展,所有制结构变得更为灵活多样,这促进了地区市场开放度的提高、经济活力的增强,目前长沙非公经济发展繁荣,其他类型企业占全部内资企业的比重达到了93.0%。

  三、加快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建议:充分发挥长株潭城市群的优势,紧紧抓住“两型社会”改革的历史性机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突出重大项目建设,提高经济外向度水平。  

  从前文的对比中可以看到,长株潭城市群虽然目前的经济实力总体上落后其他两群(圈),但是发展契机非常好,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也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和密集的科教资源,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带动湖南经济在中部崛起,长株潭城市群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充分发挥产业的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经济总量。长株潭城市群要结合区域规划和自身优势特点,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制定有利于优势产业的发展,符合未来发展的产业政策,提高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互补性。突出发展工程机械、汽车制造、钢铁、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集群,引导城市群内的企业围绕骨干企业进行配套服务,延伸产业链。要充分发挥长株潭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作为6大国家级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的优势,率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环保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优化。

  二是抓住历史机遇,加快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一方面要突出规划先行,创新机制。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工作中,不断创新体制,在体制创新制度变迁中,形成内生经济增长动力。要加快编制改革和规划方案,全面启动建设“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工作,力争在资源节约、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探索一条建设新型城市化的路子,真正把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成为全省改革创新的先导区和“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另一方面要突出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在交通同网、能源同体、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建设上要有实质性的明显进展。进一步加强长株潭城市群内的交通、通讯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与协调,制定长株潭一体化交通网络规划,尽快启动长株潭三市城际轻轨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节约投资,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三是突出重大项目建设,增强持续发展能力。要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突出建成一批重大基础和产业发展项目。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强与国家、省的沟通联系,力争多上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在湖南比照实施的有利条件,积极争取国家一批重大优质工业项目落户长株潭城市群,并围绕这些重大项目,建设成一批相应的配套项目。大力拓展资本市场,推进更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进一步加快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在全国信贷总规模中争取更多的建设资金。

  四是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经济外向度。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整体来招商,彻底杜绝长株潭三个城市之间“恶性”竞争的现象,提高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外向度水平。要突出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机遇,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通过提高优势产业与国际产业的对接能力,以优势产业为重点,以大项目为主体,以产业链条瞄项目,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与产业基础来包装项目,主动对接国内外产业的转移,力争多引进属于世界500强的战略投资者。要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出口商品结构升级。在继续做大做强纺织服装、烟花爆竹、农产品等传统产品的出口,巩固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同时,着力培育出口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要加快加工贸易出口。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沿海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优势,建立更多的加工贸易企业,提高加工贸易出口的比重。扶持一批具有规模、品牌和市场优势的大中型企业集团到境外投资,引导优势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要完善区域合作新网络,搭建区域合作新平台,打造区域合作新载体,形成区域合作新模式,突出“两型产业”项目,瞄准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对内合作步伐。

  在长沙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的比重很小,两者之和还不到8.0%,武汉相对较高,接近16.0%,而郑州仅有4.1%,长沙的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比重为3.1%,武汉与郑州分别为5.0%和1.8%,长沙的外商投资企业为4.2%,低于武汉的10.6%高于郑州的2.3%。内资企业中,三个城市都是其他类型的企业(包括:股份合作、联营、有限责任、股份有限、私营企业等)比重最大,超过了内资企业的2/3,其中长沙的这一比重最高,郑州最小。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 长沙
  • 株洲
  • 湘潭
  • 湖南
  • 国内外

资讯

  • 要闻
  • 社会
  • 娱乐
  • 视点
  • 体育

活跃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