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
  • 株洲
  • 湘潭

湘剧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后困局犹存

2009/6/5 10:03 作者:star870418 点击:1414 评论:0 条 【
人民东路257号,湖南南省湘剧院。
循着一扇挂着某电脑培训学校招牌的巷子往内走了百余米,才能看到它的大门——巷外车水马龙,巷内悄然无声,宛如“养在深闺人未识”。而位于劳动广场附近青山祠51号的长沙市湘剧院,也同样隐于弯弯曲曲的小巷深处,只有墙外数块戏剧浮雕还提醒着人们它的存在。
湘剧,这个有着五百年历史的古老戏曲剧种在现代多元新潮文化的冲击下,如同它的地理坐标,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2008年,湘剧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湘剧人来说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但是省湘剧院院长魏俭却透露,申遗成功后,去年全年只获得了六万元的扶持资金,这对于已经陷入困境的湘剧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现状
人员断层 硬件断层 观众断层
湖南有19个戏曲剧种,湘剧是其中的一个大剧种,但目前在湖南真正能够演出的湘剧团只剩下湖南省湘剧院和长沙市湘剧院。随着老一辈创作人员的老化,又没有新鲜血液的加入,湘剧已经面临着创作人员严重缺乏的现状。
湖南省湘剧院和长沙市湘剧院都是政府差额拨款单位,职工的工资不能全额发放,剩下的钱需要剧院自己想办法解决。而创作的经费更是缺乏,剧院生产、生活场地及演出设备老化等问题也制约着湘剧的发展。
据省湘剧院艺术处主任周亚男介绍,湖南省湘剧院目前共有200余人,但是却没有一个编剧,也没有一个导演。现在要排一个好戏,往往要花大价钱从外面买剧本、请导演,这无疑又加重了负担。而演员方面也存在着行当不全、青黄不接的现状,“现在最缺花脸、净和丑角。”市湘剧院院长曹汝龙介绍说。
无论是传统戏曲还是现代歌舞,任何一个文艺形式的发展都离不开观众的支持。而湘剧除了本身创作人员的缺乏,观众群也出现了锐减和断层。省湘剧院和市湘剧院每年都有政府规定的演出任务,此外还有少数的商业演出。周亚男很坦诚地表示:“我们下乡去演出都是‘人民看戏,政府买单’,如果收钱就没有人来看。我们每演一场戏还要到贴进去几千块钱。”
现在长沙仅存的一个戏剧剧场——隶属于省湘剧院的坡子街湘江剧场上座率也不高,仅售十元的票价,每逢周六的演出上座率也只能保持在50%左右。如此惨淡的演出环境导致票房的不景气,周亚男颇有点无奈地透露,湘江剧场的演出是亏着本在演,它存在的目的已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宣传湘剧、锻炼演员、积累剧目。
往昔
 看湘剧一票难求
“上世纪50年代是湘剧最辉煌的时代,《生死牌》、《拜月记》、《园丁之歌》、《马陵道》四台剧目被拍摄成电影在全国发行。”说起那个年代,周亚男脸上不禁流露出一种神往的表情,“1950年代,省湘剧院每年都要晋京到中南海演出,直至文革期间,传统戏剧被禁止演出,只能唱八个样板戏,湘剧也因此遭受了重创。”
但到了1980年代,湘剧却还是迎来了它短暂的春天。国家一级演员唐伯华介绍道:“1980年代初期,我们去宁乡、桃江一些地方演出时,买票甚至要凭户口本。有一部戏叫《唐知县审诰》特别受欢迎,有时候一天能演两三场。那时候在湖南大剧院、红色剧院、湘江剧场和东风剧院,一部戏能演一个月。”唐伯华不无遗憾地表示,“那种众人排队买票的景象现在是很难看到了!”
探因
 戏曲整体环境不景气
曾经万人空巷的湘剧何以没落?“湘剧原本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先人耕作之外没有其他的娱乐方式,因此戏剧大受欢迎。而现在你只要打开电视或者电脑就能看到整个世界,还有多少人愿意花钱坐进戏院里去看戏曲。”省湘剧院院长魏俭在解释湘剧走向衰落时说道。
湘剧的观众群的年龄段多在40岁以上,在年轻人中很少有市场,究其原因,周亚男和曹汝龙都不约而同地表示,湘剧作为一个古老的剧种,往往一个字一个词就要婉转迂回数秒,这种缺乏节奏感和时尚感的表演形式已经难以被现在吃惯了“文化快餐”的年轻人所接受。
供求关系决定市场走向,观众的流失不仅导致收入减少,也造成了湘剧演员心理上微妙的差异,“现在湘剧演员的收入微薄,连原来引以自豪的文艺工作者地位也不被重视,很多人因为看到不前途而转行了。”周亚男说。就编剧而言,相比起目前电视剧编剧本动辄一集两三万甚至上十万元的报酬,戏剧编剧的微薄待遇已经留不住人才,好的编剧往往会选择留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或者选择写电视剧。没有自己的创作团队,往往要花高价钱购买剧本,“现在是要剧本难,要好剧本更难。”周亚男不无感慨地说。
求变
 古老剧种结合现代元素
虽然身陷囹圄,省湘剧院和市湘剧院还是在困境中摸索着前进的道路:用湘剧古老的表演形式讲述近现代的故事,贴近现代生活,以引起人们共鸣。
2000年,省湘剧院联合省禁毒委创作了现代湘剧《红舞吧》,该剧从剧本入手靠近年轻人接受的形式,舞台上也全是现代的角色扮演、灯光舞美,让各个年龄阶层的观众都易于接受,该剧在全省巡演了400场。去年在经费极为紧张的情况下,省湘剧院又“勒紧裤腰带”筹资百余万排了一出现代湘剧《李贞回乡》。周亚男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剧本15万元、导演10万元、灯光6万元、舞美10万元,光这些费用就占了不少。而上个月该剧去杭州参加全国南北片现代戏汇演时,音响也是租借了广电的设备,“我们拼了老本就是为了排精品戏。”
无独有偶,市湘剧院在前年精打细磨出了一部现代湘剧《古画雄魂》,该剧讲述的是抗日爱国题材,去年在高校演出时,更是让高校学子们热评如潮。“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谁说湘剧没人看?!谁说湘剧年轻人不喜欢?!”曹汝龙说到此顿时神采奕奕。他还表示年轻人对湘剧不了解,可以用贴近他们生活的现代湘剧作为突破口,等逐渐熟悉之后,再深入了解湘剧的经典剧目。曹汝龙还建议湘剧也应该从娃娃抓起,希望以后能在小学定点定时开展湘剧欣赏教学活动。
长沙市湘剧院和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了大学生湘艺实践基地,这也是为了能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湘剧、学习湘剧。而省湘剧院和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则建立了红光教学实习基地以培养专业的湘剧演员,共招收了37名学员。经过5年的学习,这37名学员已于前年毕业,并成立了湖南省湘剧院青年团。“这5年时间我们自筹资金,自己教学,每年花费20余万,一定程度缓解了湘剧演员后继无人的状况。”魏俭介绍。
出路
 借鉴外省经验 更需政府引导
对于如何扩大湘剧的观众群,周亚男表示目前仅靠剧院自己去宣传,去走向观众已经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在现在这种大环境之下,需要电视台、电台的宣传,慢慢向观众去渗透。”
目前,全国有几个省市电视台专门开辟了戏剧频道,借此来宣传当地的传统戏剧,河南电视有戏剧栏目《梨园春》,安徽有《花戏楼》。而CCTV戏曲频道更是起到了宣传传统文化、收集资料的作用。但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电视湘军并没有给湖南地方戏曲留下一席之地,曾有的湖南电视台《聚艺堂》栏目和长沙公共频道的《戏窝子》栏目因为没有广告收入而昙花一现。2005年,长沙公共频道和省湘剧院联合录制的12台经典湘剧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播出。据魏俭介绍,其他省市电视台的戏剧栏目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资金或者政策方面的支持而得以维持,CCTV戏曲频道则完全依靠政府拨款,而湖南省文化产业投入在全国仅排名20几位。据魏俭透露,湘剧去年申遗成功以后,全年只获得了六万元的扶持资金,这对于已经陷入恶性循环的湘剧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对于如何挽救湘剧,周亚男也有自己的思路,湘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像博物馆里的展品一样拿来展出,博物馆展出的展品是静态的,而湘剧院呈现的作品是动态的。湘剧院也可以像图书馆、博物馆一样,由政府全额拨款,成为一个传递知识、传承文明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现在挽救还来得及,不要等到湘剧真的要灭亡时才想起要保护,那时就晚了!”周亚男有点着急。
传统戏曲如何在现代浮华文化冲击下生存,已经不仅仅是湖南、也不仅仅是湘剧的问题。2006年,湖南省湘剧院确定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但经过几年的时间证明这次改革并不成功,周亚男甚至直率地表示:“推向市场,只有死路一条。”他介绍说,在四川、浙江、江苏等省份有着不少剧团成功转型的案例:剧团挂靠在国有企业名下,由企业投资经营剧团。剧团则为企业做广告、宣传企业,企业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形象,以达到双赢。
周亚男认为,无论是由政府全额拨款还是由企业出资扶持,都需要政府来引导和牵线来逐步实现。当曾经的“流行”成为“片段记忆”时,好的政策会如同清晨的曙光,给湘剧带来新的希望。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 长沙
  • 株洲
  • 湘潭
  • 湖南
  • 国内外

资讯

  • 要闻
  • 社会
  • 娱乐
  • 视点
  • 体育

活跃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