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河西大学城想“拔高”20米 今后只见高楼不见山?
继长沙著名佛教景点开福寺周边地区建筑物限高从24米“长高”到100米后,记者3月8日发现,长沙河西岳麓区大学城南片规划也正在申请修改,建筑限高由原来的20米调整到40米,而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对该地段的控高是24米。目前该调整方案正在公示中,截止日期为4月4日。
【调整】
建筑限高由20米调整到40米
湖南城乡规划信息港3月4日发布的公示显示,长沙土潮头路以北、靳江路以南、西二环以东、后潮路以西的岳麓区大学城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拟调整。
调整前:根据原控规情况,原大学城南片控规C-1-02地块用地性质C61,容积率≤1.2,建筑密度≤20%,绿地率≥45%,建筑限高≤18米;C-1-04地块用地性质C61,容积率≤1.0,建筑密度≤20%,绿地率≥45%,建筑限高≤20米。
调整后:将项目红线范围内用地以及后湖路西侧零星用地调整为用地性质C2R2,容积率≤3.0,建筑密度≤30%,绿地率≥40%,建筑限高≤40米,商住比例3∶7。原规划水系取消。
而根据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该地段的限高应该是24米。
除了水系取消,记者注意到,C-1-04地块经调整后,道路面积由原来的14223平方米降到10836平方米,建筑面积则由原来的59294平方米陡增到269079平方米,是原来的4.5倍多。
【质疑】
今后只见高楼不见山?
“规定限高是24米,现在涨到40米,以后不知还要涨到多少米,以后从河东看河西,只怕是只见高楼不见山了,山水洲城怕也要沦为空谈。”得知规划即将更改后,部分市民和网友颇有异议。
据了解,现在岳麓山周边现状建筑主要为24米左右高度的多层建筑。2007年长沙市组织专家审议的《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内建设高度控制调整》规定,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内建筑物按11个区域分别有不同的高度控制要求,其中,建筑物高度最低控制在9米左右,最高控制在100米左右。
对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内建筑物高度进行控制,目的在于保护长沙“山、水、洲、城”的城市形象特色,保护岳麓山在视觉上和心理上完整的天际轮廓线;使岳麓山周边现代化建筑与自然山体相得益彰,塑造优美的沿江城市天际线。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不仅要严控建筑高度,也要控制各个建筑物的形态、色彩、体积等,使岳麓山周围建筑物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美景。
比较
两次规划修改的对比
开福寺周边建筑 岳麓山周边建筑
地点 控规项目位于长沙市黄兴北路以东、华夏路以西、庆和里巷以北
长沙土潮头路以北、靳江路以南、西二环以东、后潮路以西的岳麓区大学城南片
调整 原控规中的建筑物限高从24米调高到100米
原规划水系取消,建筑限高由原来的20米调整到40米,其中一个地块的建筑面积由59294平方米陡增到269079平方米
反应 有市民在网上质疑: “今后开福寺会不会被百米高楼包围?”
规定限高是24米,现在涨到40米,以后不知还要涨到多少米,以后从河东看河西,只怕是只见高楼不见山了
专家观点
控规调整应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控规调整,没有简单答案,在核心景区,高楼可以点状突破,但不能成片出现。”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土地成本节节攀升和老城区改造的难度加大,为了使有限的土地得到最大的综合利用,土地控规可以进行相应调整,“但是这种调整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还要与城市自然景观相匹配,不能影响人们的视线走廊,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魏春雨教授表示。
魏春雨教授表示,城市规划与实施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地块的建设控制,尤其是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的地块,涉及主要建设容量控制指标有容积率、建筑高度等。建筑限高是有其经济与社会的历史渊源的,而且是经历了长时间的论战,考虑了城市经济利益集团,政治势力,房产价值,建筑技术,价值观,社区公正,公共卫生,交通拥堵,天际线景观美学,心理感受,消防、防震防灾等公共安全,其中最为显然的是经济的因素,成为限高之战的核心因素。
“能够决定地块开发强度的,是市场,是经济效益。由此我们可能要反思,由专业院校设计,由主管部门确定的地块控制指标是否合理,对地块的土地使用是否合乎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魏春雨教授说。
【星辰在线 通晓长沙】本文网址:http://news.changsha.cn/cs/2/201003/t20100309_1077756.htm
【调整】
建筑限高由20米调整到40米
湖南城乡规划信息港3月4日发布的公示显示,长沙土潮头路以北、靳江路以南、西二环以东、后潮路以西的岳麓区大学城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拟调整。
调整前:根据原控规情况,原大学城南片控规C-1-02地块用地性质C61,容积率≤1.2,建筑密度≤20%,绿地率≥45%,建筑限高≤18米;C-1-04地块用地性质C61,容积率≤1.0,建筑密度≤20%,绿地率≥45%,建筑限高≤20米。
调整后:将项目红线范围内用地以及后湖路西侧零星用地调整为用地性质C2R2,容积率≤3.0,建筑密度≤30%,绿地率≥40%,建筑限高≤40米,商住比例3∶7。原规划水系取消。
而根据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该地段的限高应该是24米。
除了水系取消,记者注意到,C-1-04地块经调整后,道路面积由原来的14223平方米降到10836平方米,建筑面积则由原来的59294平方米陡增到269079平方米,是原来的4.5倍多。
【质疑】
今后只见高楼不见山?
“规定限高是24米,现在涨到40米,以后不知还要涨到多少米,以后从河东看河西,只怕是只见高楼不见山了,山水洲城怕也要沦为空谈。”得知规划即将更改后,部分市民和网友颇有异议。
据了解,现在岳麓山周边现状建筑主要为24米左右高度的多层建筑。2007年长沙市组织专家审议的《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内建设高度控制调整》规定,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内建筑物按11个区域分别有不同的高度控制要求,其中,建筑物高度最低控制在9米左右,最高控制在100米左右。
对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内建筑物高度进行控制,目的在于保护长沙“山、水、洲、城”的城市形象特色,保护岳麓山在视觉上和心理上完整的天际轮廓线;使岳麓山周边现代化建筑与自然山体相得益彰,塑造优美的沿江城市天际线。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不仅要严控建筑高度,也要控制各个建筑物的形态、色彩、体积等,使岳麓山周围建筑物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美景。
比较
两次规划修改的对比
开福寺周边建筑 岳麓山周边建筑
地点 控规项目位于长沙市黄兴北路以东、华夏路以西、庆和里巷以北
长沙土潮头路以北、靳江路以南、西二环以东、后潮路以西的岳麓区大学城南片
调整 原控规中的建筑物限高从24米调高到100米
原规划水系取消,建筑限高由原来的20米调整到40米,其中一个地块的建筑面积由59294平方米陡增到269079平方米
反应 有市民在网上质疑: “今后开福寺会不会被百米高楼包围?”
规定限高是24米,现在涨到40米,以后不知还要涨到多少米,以后从河东看河西,只怕是只见高楼不见山了
专家观点
控规调整应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控规调整,没有简单答案,在核心景区,高楼可以点状突破,但不能成片出现。”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土地成本节节攀升和老城区改造的难度加大,为了使有限的土地得到最大的综合利用,土地控规可以进行相应调整,“但是这种调整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还要与城市自然景观相匹配,不能影响人们的视线走廊,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魏春雨教授表示。
魏春雨教授表示,城市规划与实施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地块的建设控制,尤其是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的地块,涉及主要建设容量控制指标有容积率、建筑高度等。建筑限高是有其经济与社会的历史渊源的,而且是经历了长时间的论战,考虑了城市经济利益集团,政治势力,房产价值,建筑技术,价值观,社区公正,公共卫生,交通拥堵,天际线景观美学,心理感受,消防、防震防灾等公共安全,其中最为显然的是经济的因素,成为限高之战的核心因素。
“能够决定地块开发强度的,是市场,是经济效益。由此我们可能要反思,由专业院校设计,由主管部门确定的地块控制指标是否合理,对地块的土地使用是否合乎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魏春雨教授说。
【星辰在线 通晓长沙】本文网址:http://news.changsha.cn/cs/2/201003/t20100309_1077756.htm
![]() |
我来说两句
相关内容
长株潭热点
- 长沙
- 株洲
- 湘潭
- 湖南
- 国内外
资讯
- 要闻
- 社会
- 娱乐
- 视点
- 体育
最新评论
共有0评论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