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之志不在温饱

文/一克拉
大学生找工作好像一年比一年夸张。新闻里经常有招聘会爆棚的夸张的场面,招聘网里更是数千人争一个岗位,于是害得我们的莘莘学子不得不从大三开始未雨绸缪地奔走于各大招聘会,大二开始准备大四结束后的考研,为的就是逃避过重的就业压力。官方的,非官方的各行各业薪资排行榜令人眼花缭乱,人人都恨不得赶紧跳槽找一份年薪更高的工作。
《东轩笔录》中记载:王沂公曾青州发解,及南省程试,皆为首冠。中山刘子仪为翰林学士,戏语之曰:“状元试三场,一生吃著不尽。”沂公正色答曰:“曾平生之志,不在温饱。”读书以科第求富贵,在世人看来也是天经地义之事。然而,读书仅仅是为富贵,却有违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王曾的回答,显然让刘子仪讨了个没趣。
如今,从小学开始,就为了父母教导的“将来找个好工作”的目标而努力读书,显然没有了什么修身、治国的远大理想。高收入代表着你在社会上的高地位,其他的,诸如这份工作是不适合你,是否是你兴趣所致,皆可为薪资让路,先满足物质的,精神的慢些谈,治国倒是可以附带,做什么工作都是为祖国作贡献嘛。
笔者作为一名初级教育工作者,更是感到了这种社会现象给教师带来的迷惘。如果说小学教师的地位还不是那么低的话,那么工资绝对与他的地位不成正比。年少时,多少热爱教育事业的优秀有志青年报考了师范类学校,到了毕业才发现原来这份工作所带来的物质生活还真是“半温不饱”。虽然有两个掺杂着诸多培训的假期,但几乎所有的新教师在高中同学聚会上羞于启齿自己的工资。现在的事实情况是,教育界外的大不分都认为教师有着“白领”一样的收入,可事实并非如此。有个同事最近辞了职,到了另一家事业单位,按她的话说,刚开始的那个礼拜心里闲得发毛,一小时的活得用八小时均分。工资却是我们的两倍。而我们的老师恨不得一小时当成八小时用,工资仅够温饱,不达小康。不好说现在到底重视不重视教育。大学生历来是行业潮流的风向标。当风向标纷纷不顾修身、治国、兴趣、爱好而转向“富贵”时,可怜的老师们还得遵守“甘于奉献,两袖清风”的孔夫子生活。
我所在的学校,每学期都有老师调走,有背景的,有后台的,都换单位了,其目的不言而喻。当身边的大部分人都为了“富贵”目标而奋斗时,我们的老师们是否还要坚持“平生之志不在温饱”的高尚情操呢?倘若坚持,在这样高薪高酬、全民炒股谋发财的大环境里又具有何其微弱的力量?
![]() |
我来说两句
相关内容
长株潭热点
- 长沙
- 株洲
- 湘潭
- 湖南
- 国内外
资讯
- 要闻
- 社会
- 娱乐
- 视点
- 体育
最新评论
作者:胡胡 (2009/9/3 20:33, 评分: 1楼 )
作者:小砚 (2009/9/4 08:53, 评分: 2楼 )
作者:与点 (2009/9/4 17:42, 评分: 3楼 )
作者:涂图 (2009/9/20 11:19, 评分: 4楼 )
共有4评论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